第(2/3)页 大明商船出海归来,必须要有三分之一的空间装满粮食,封顶三千石。 事实上,这个封顶限制完全是多余的,海商巴不得多运一点粮食回来。 原因很简单,他们出海的时候船舱装满了货物,回来的时候船舱几乎是空的。 现在的世界贸易,大明是单方面的商品输出国。 丝绸、棉布、茶叶、瓷器、糖、玻璃等等商品,畅销全世界。 可是其他各国的商品,大明都不感兴趣——香料除外。 前世直到清朝末年,西方工业国拿中国都没有什么办法。 英国因此恼羞成怒发动鸦片战争,用武力逼迫满清政府做不平等贸易。 现在是大明初年,这种情况更加严重。 一船船商品运输出去,拉回来的是金银铜贵金属,外加一点当地的特产。 有些聪明的,已经开始在当地采购原材料,运回大明卖给作坊主,生产成商品再卖出去。 还有些人被逼无奈,连生铁都采购,拉回来重新熔铸卖给朝廷。 但工业化之前,全球生产力都不咋地,哪有那么多原材料给他们买? 所以,大多船都是空着回来的——不,是拉着一船的压舱石回来的。 大明需要粮食,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。 反正船空间多的事,能买粮食拉回来也好啊。 不过大多数人,都是在南洋采购大米,顺路带回大明出售。 虽然利润不高,但也比空船回来要强的多不是吗。 这其实也是陈景恪商业计划的一部分,他很清楚粮食安全才是底线。 无论做什么,都要先保证粮食供给。 本国发展工商业会影响粮食生产,那就去国外采购。 事实上,大明户部已经是目前最大的粮商。 每年从各地采购新粮填充各大粮仓,再将各粮仓内的陈粮流入市场平衡粮价。 海商运回来的粮食,主要流入民间市场。 多了一个粮食来源,更有利于控制粮价。 至于如何确保粮价,那简直不要太简单。 可以通过行政和商业两个手段。 用行政命令规定各种主要口粮的价格区间,最高不能超过多少,否则以操控物价的罪名法办。 商业手段,自然是朝廷用海量的粮食,来平抑物价。 大明有义仓、储备仓等各种粮仓,交趾、楚国等地都是产粮大区,朝廷随时可以动用船队运输粮食。 粮食想要多少有多少。 就算这些手段最后都失效,还有最后一个办法,屠刀。 至于大批外粮涌入会不会压低粮价,导致谷贱伤农,这不需要担心。 至少现在大明的粮食储量,还没多到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。 而且朝廷未雨绸缪,已经在引导百姓饲养家禽家畜。 解决肉蛋奶的问题,也要从点滴积累的。 至于效果吗,只能说比不提倡的时候要强一些。 主要是百姓穷怕了也饿怕了,是舍不得用粮食来喂养牲畜的。 除非大明能够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不闹粮荒,百姓习惯了不缺粮的日子才会这么做。 只能说,任重而道远啊。 这些深层次的计划,自然没必要对几个老农说,说了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。 对于他们的抱怨,老朱和马娘娘只是附和几句,并没有发表太多看法。 不过他们也只是抱怨几句,并没有特别生气,自家的地产粮够吃才是最重要的。 人家的地想种啥就种啥。 接着几人又聊起了别的事情,从各种惠民政策,到民间的现状,再到东家长西家短,想起什么就说什么。 老朱要的就是这些信息,听的非常用心,时不时的就插嘴问几句。 大家话语里对当前生活非常的满意,对皇帝也是感恩戴德。 这让老朱非常的高兴,目前大明的状况,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。 毫不夸张的说,比他想象中的所谓盛世,还要好很多倍。 而这,才只是陈景恪计划的开端。 每每到这个时候,他就由衷的庆幸。 还好当初遇到了陈景恪,还好选择了给他一个机会。 否则哪会有今日的盛况。 当然了,目前远未到十全十美的地步,缺点依然很多。 第(2/3)页